《初心使命·榜樣力量》為泉州市委組織部與泉州廣播電視臺聯合推出的黨員專題專欄,聚焦泉州市各縣區市各個領域的優秀共產黨員,定期播出一位基層優秀黨員無私奉獻、奮勇爭先的典型故事,分享人生感悟。
近日,《初心使命·榜樣力量》黨員專題專欄播出了我區新民村黨支部書記杜舉生脫貧攻堅“開路者”的典型故事。
洛江區馬甲鎮新民村,三面環山,是個人多地少的小山村。這里氣候溫暖,土壤疏松,村民們在為數不多的土地上種植了中草藥麥冬。
村里的麥冬麥冬豐收了,銷路卻成了問題,一麻袋一麻袋曬干的上好藥材只能囤積在村民家里,杜舉生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杜舉生帶領村干部們聯系藥材廠商,挨家挨戶整合數量,村里的麥冬銷售出去了近40噸,價格也提高了不少。這是新民村黨支部帶領村民脫貧攻堅的其中一步。
新民村曾經是個貧困村,村里青壯年以外出下鄉彈棉花維持生計,家里面都是留守的老人和婦女,村民人均年收入不足5000元,只能在溫飽線上掙扎。2008年,村黨支部將村里的一塊荒地開發成工業區,號召村民回村生產。對回鄉創業的村民,提供了減免廠房租金等一系列優惠措施。
這樣,不僅村里有了自己的企業,村民們也不用再為了溫飽外出打工,收入翻了好幾倍。
基本的就業和生活問題解決后,杜舉生開始想辦法增加村民的副業收入。除了種植麥冬外,新民村還有一項特產——麥芽糖。村黨支部將麥芽糖統一了包裝和價格,打造了自己的品牌“杜氏麥芽糖”,不僅如此,村黨支部還幫助村民,在網絡上建立了銷售平臺,將“杜氏麥芽糖”銷售到全國各地。
從2008年至今,新民村人均年均年收入從不足5000元提高到將近2萬元,村民們經濟上寬裕了,為了豐富村民的文化生活,在杜舉生的帶領下村里建立了家風家訓館以及周邊一系列的設施,組成了家風家訓主題公園,為傳承好家訓,弘揚好家風提供了主題教育基地。
現在的新民村已經“舊貌換新顏”,被中央文明辦評為了“全國文明村”。
杜舉生說:我們入黨的時候,說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就為了這個初心,一定要帶領村民脫貧致富。
[ 編輯: 郭思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