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切實保障群眾合法權益,全力維護全區安定穩定,今年以來我區高度重視信訪積案化解工作,創新工作機制,深化基層治理,以期在較短時間內實現"老大難"信訪問題"清倉見底"。
創新信訪工作機制,合力推動積案化解。以鄉鎮(街道)信訪工作聯席會議機制為抓手,各鄉鎮(街道)將積案化解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切實承擔起化解主體責任,將保障群眾合法權益為宗旨,實現群眾息訴息訪為目標,建立健全信訪評理工作機制,以信訪工作聯席會議高位推動,以信訪評理為主要手段,各方參與、齊抓共管、密切配合,全力推動信訪積案化解息訪。
建立信訪評理機制,多元化解矛盾糾紛。2019年初至今,為加強創新基層治理,弘揚新時代"楓橋經驗",經信訪工作聯席會議部署,我區分級分步推行建立"信訪評理室",搭建信訪矛盾糾紛平等對話的平臺,全區共建立93個信訪評理室,覆蓋區、鎮、村三級,讓群眾"有地說事、有地評理"。同時發揮區、鄉鎮信訪工作聯席會議的作用,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建立三級信訪評理員庫,保證區級有50名以上評理員,鎮級有20名以上評理員,村級有10名以上評理員,充分發揮評理團的作用,對信訪訴求合理性進行評理,解決問題,理順情緒,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小、化解在早、化解在基層,防止信訪矛盾演變成信訪積案。截至目前,共通過信訪評理室化解信訪矛盾糾紛60余件。
廣泛運用信訪評理,解開信訪群眾心結。羅溪鎮雙溪村60多歲的老人賴某因三個兒子分配房屋意見不一致,十多年來不斷上訪。其宗親朋友、村鎮干部多次組織調解均無果,后其訴到法院,即使法院判決后在實際房產分割問題上仍困難重重,賴某及其三個兒子始終未能達成一致意見。
借著積案化解攻堅行動的良好契機,羅溪鎮信訪辦將久拖未結的賴某重點信訪事項提交到鎮信訪工作聯席會議研究解決。由鎮信訪辦牽頭,鎮司法所、派出所、雙溪村委會等協同參與的化解工作專班,對賴某信訪積案進行深入剖析,同時邀請黃涼水、黃小霞、黃澤芳、黃素蘭、黃金寶等人組成信訪評理團,在羅溪鎮評理室對賴某信訪事項開展信訪評理。評理會后,評理員持續關注,反復做信訪人及其家人的思想工作,最終達成一致意見,信訪人簽訂了調解協議書。"這樣的結果已經很滿意了,謝謝政府,謝謝評理員幫我解決了十幾年的問題。"60多歲的老人家賴某就此解開心結,并表示不會再上訪。
這樣一個"老大難"信訪積案的化解,是我區信訪評理工作一個成功且寶貴的經驗,在解決我區鄰里糾紛乃至家庭矛盾較為突出的問題上是一次成功的實踐,提升了群眾認可度和社會公信力。
在羅溪鎮化解賴某信訪積案的同時,其他鄉鎮(街道)也在積極探索利用信訪評理的手段來破解信訪難題。雙陽街道重點項目較多,征安遷工作導致的矛盾糾紛尤為突出。新南社區顧某重復反映征遷其祖厝問題。街道信訪工作聯席會議協調征遷指揮部,對顧某房屋征用拆遷工作進行全面了解,研究解決方案,成立了由街道、征遷指揮部、社區組成的化解專班,同時邀請區掛鉤包案領導到評理室組織開展信訪評理,通過包案領導和評理員面對面解釋相關政策,既保障了信訪人的合法權益,同時也解除了其后顧之憂,最終其同意了征遷協議,實現了雙贏的局面。
"真的謝謝政府的關心和幫助。"這是信訪人劉某發自肺腑之言。其于1969年入伍,復退后被安置在原晉江地區外貿局外貿車隊,在一次加班修理汽車時頭部和手被砸傷感染急性病肝炎,住院治療期間,其被單位辭退,辭退后無錢繼續醫治,病情轉變為慢性肝炎,更是雪上加霜。自2015年起,劉某重復到各級上訪希望得到妥善解決。為徹底化解該信訪難題,我區信訪聯席辦向河市鎮信訪工作聯席會議通報了該情況,河市鎮主動作為,成立評理團,結合"夜訪夜談",進村入戶了解其身體狀況和生活狀況,同時,區掛點領導到評理室與劉某見面,關心其身體狀況,盡可能給予其幫扶。這才有了開頭那一幕。
信訪積案產生的原因千絲萬縷,破解的方法也不能千篇一律,通過信訪評理室這個平臺,能夠深入剖析信訪積案的癥結所在,深入了解信訪人的心結所在,從而辯明是非、釋法析理、定分止爭,有利于解開信訪人的心結,妥善解決信訪難題。
[ 編輯: 郭思婧 ]